医院动态|失能失智患者家属及照护者培训首课温情启幕,专业沟通技巧助力居家照护
绵阳顾连康复医院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失能失智患者的居家照护需求日益增长,而家属及照护者普遍面临沟通不畅、情绪压力大等难题。为提升照护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照护负担,8月7日下午14:00,由我院护理部主办的“失能失智患者家属及照护者培训”系列课程正式启动。 首课主题为《如何与失能失智人员有效沟通》。近40名失能失智患者家属、照护者、陪护人员及附近居民参与了此次培训。本次活动由我院护理部代理副主任钱雪玲主持。 聚焦沟通痛点,提供专业指导 首课分为两小节,第一节课由我院心理治疗师阳宇担任讲师。课堂开始,学员们跟随阳宇老师的引导完成“自拍与他拍”的互动体验。有阿姨小声说:“最不喜欢拍照了,总觉得不自在...” 这正是首课《如何与失能失智人员有效沟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一件事的感受差异,说明了沟通的双向性、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如表情、姿态、语调)的重要性。她结合实例分析了失能失智患者常见“问题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并强调:“当患者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他们并非针对照护者个人,而是对自身状态感到不安。此时,耐心、尊重的回应至关重要。” 阳宇老师分享了诸如“蹲下平视对话”、“探索需求而非指责行为”等实用沟通技巧。 NDI叙事绘画疗法®展现潜力 接下来,课程第二部分特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认证咨询师、NDI叙事绘画治疗法®治疗师及培训师、我院NDI心理咨询师张云林进行分享。 张云林老师介绍了NDI叙事绘画治疗法®的核心理念——“人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以及通过绘画叙事帮助个体“看见自己、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过程。她还向学员们展示了NDI叙事绘画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效果,并通过多个真实案例生动说明该方法如何帮助失能失智患者突破语言障碍,表达内心诉求——如食欲不振的老人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进食兴趣,失语患者借助涂鸦传达基本需求等。张云林指出,理解患者的表达方式,发掘其内在资源,能为照护工作打开新思路。 本课程特别强调了患者家属、照护者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人。课程结束后,现场建立了专属线上支持群,由我院医生、治疗师和护士提供后续答疑与科普知识分享。 系统课程持续开展,回应社会需求 钱雪玲副主任说道:“提升家属和照护者的专业能力,是改善失能失智患者居家生活质量、降低非必要再入院率的关键环节。我们医院将持续投入资源,办好此次培训,并探索建立长效支持机制,切实回应社会需求。” 本次系列培训是我院面向失能失智患者家属及照护者的系统性公益培训项目。整个培训计划为期10周,后续课程将涵盖饮食照护、基础护理(防跌倒、更衣等)、管路照护、急救知识、清洁照护、体位变换、康复训练等多个居家照护必备的实用技能模块,均由医院资深医护人员担任讲师,采用“理论+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为患者家属、照护者、周边居民带来更多可学性高、实用性强的照护知识。 线上咨询 快捷省心 (微信同号) 在您身边 专业康复 摄影:黄榆媚 编辑:黄榆媚 校对:事业发展部
林老师:19960425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