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从日常调整到专业康复
绵阳顾连康复医院
吃饭喝水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但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每一口都可能成为挑战。吞咽困难可能由中风、脑损伤、帕金森病或老年退化等原因引起,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多数人能重新找回进食的乐趣。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改善方式:
就像运动需要练习,吞咽功能也能通过训练恢复。康复师会指导患者做简单的口部运动,比如:
· 舌头灵活度练习:用舌头舔嘴唇、抵住脸颊,增强舌部力量。
· 喉部提升训练:假装吞咽时发出“啊”声,帮助喉部肌肉协调。
· 冷刺激法:用冰棉签轻擦咽喉,激活吞咽反射。
这些训练每天花10-15分钟,像游戏一样轻松完成,却能逐步改善吞咽能力。
改变食物的质地和进食方式,能大幅降低呛咳风险:
· 稀稠搭配:喝汤时加少量藕粉或米糊增稠,避免液体快速流入气管。
· 小块分食:把食物切成指甲盖大小的软块,方便控制咀嚼节奏。
· 姿势辅助:进食时保持头部前倾,利用重力帮助食物下滑。
家人可以准备搅拌机将食材打成泥状,既保留营养又易于吞咽。
如果吞咽困难由胃酸反流或肌肉痉挛引起,医生可能开具:
· 抑酸药:减少胃酸刺激食道。
· 肌肉松弛剂:缓解咽喉肌肉过度紧张。
但需注意,药物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需配合其他治疗。
对于吞咽通道严重狭窄或神经损伤的患者,可通过:
· 球囊扩张术:用气囊撑开狭窄的食道入口。
· 肉毒素注射:放松过度收缩的咽喉肌肉。
这类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合特定人群。
· 增稠剂:市售的吞咽专用粉剂,能快速调整液体浓稠度。
· 特制餐具:带吸盘的碗、防滑勺,帮助自主进食。
· 喂食管:短期无法恢复时,可通过鼻饲或胃造瘘保证营养。
· 针灸:刺激廉泉、人迎等穴位,改善咽喉气血循环。
· 中药食疗:如用陈皮、山楂煮水,缓解痰湿阻滞引起的吞咽不畅。
吞咽困难不是“忍一忍就能好”的小问题,长期呛咳可能导致肺炎甚至危及生命。若发现喝水易咳、进食时间变长,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评估,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帮助患者重获“吃嘛嘛香”的幸福感。
康复路上,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肯定。从第一口糊状食物到重新咀嚼固体,患者和家人共同的努力,终将化作餐桌上的温暖与满足。